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能知百姓艰辛,肯做实学,便不负你这些年读的圣贤书了。”
他遵奉的是朱子理学,爱讲“知行常相须”
。
下午讲学大会召开,登台讲课时,他讲的也是朱子的知行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立。”
知行虽有先后轻重,却不能拆分,两者便如人之眼与足,若少一样便无法穷究天理。
做学问者须穷天下之理,知天下之事。
然而若仅是知之而未亲自行之,则其“知”
也非真正通透完全的“真知”
;只有待亲自“行之”
之后才能深入理解所求之理。
知与行相互推进,知之愈明而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知行之说虽是人人都知道,但方提学讲来深入浅出,又引东南三贤中另外两位的“致知、力行互相发”
“知行相须互发”
,及其弟子陈淳“知行互发并进”
的说法,层层递进、步步剖析知与行相因相须的道理。
这一讲足有一场大课的工夫,台下寂然无声,都细细记忆、琢磨着提学所讲的道理。
宋时也在台下拼命记笔记——这可是提学大人亲讲的,他秋试还要在本省考,到时出卷子的考官仍是方提学,记下提学的理念,考试时才能把握中心思想不跑偏。
台下不少人都跟他是一样的心思,提学自然明白此意,只静静等着他们。
直到讲学停下来一会儿了,台下众生才回过神来,在宋时引导下起身谢方大人授课。
方大人淡然一笑,朝台主席上坐着的宋县令点了点头。
不一时宋县端着官袍下摆走了上去,亲自作主持人,对台下学子们说:“诸人若有不解之处,可用一幅纸写下自己要问的问题,密密折好。
待会儿将有衙差捧箱过来收取,大会结束时讲学的两位大人、两位老先生都将于其中各挑三个问题作答。”
不能按着记者招待会来,让他们张口就问,得像网络采访一样筛选出合适的问题。
但就这么个提问机会,平常也轻易落不到这些普通生员身上。
台下众人一片哗然,连笔记都顾不上补了,连忙搜肠刮肚地想着自己要问什么,或与同乡好友商量,众人同问一个问题,好叫抽中的机率更高。
方提学听着底下嗡然议论的声音,却不下场,而是扫了扫台下,清咳一声,朗然道:“方才我讲的‘知行相须’之理,可曾讲得明白了?若已确知此理,问题便可不限于‘知行’。”
噫!
这不就可以围着四书提问,多打听得几分明年秋试的考题了?
众生连忙又把刚写下的“知行”
字眼划去,冥思苦想如何提问才能套出考题。
方提学高台上将他们的小动作尽收眼底,含笑摇头,缓步走到台下领导席中,回头敲了敲嘉宾席宋时的桌子,轻松地问了一声:“诸生此时都已知我所讲,正思量着该再问本院什么,你这学生却只顾书写,莫非还不曾‘知之’?”
宋时一心听提学讲课,根本没在研究考题,是以被点名时也是气定神闲,心态平稳,站起来应了一声“是”
。
他不只背过好多篇写到“知行相须”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条板凳托着走嫁给捉鬼的钟馗,只能跟着他拉着小鬼到处溜假期把自己租给帅哥当女朋友,说好不上床,可是第一天晚上,便被人钻进了被窝看在他那么帅的份上,我就忍了吧,可是想不到,那个竟然不是他。醒来时,发现自己竟然在棺材里,身边躺着的一具冰冷的身体。从那天开始,两个家伙交替和我在一起...
天香第一阁是一座楼,江湖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是因为其镂空雕花之精巧,而是因为楼中之人。这天香第一阁一共有五位主人,阁主便是人称兵器王的童晓晨,其余四人分别是爱神之毒慕容怡神奇诸葛聂海花冷面神剑西门云桃花公子古北静。江湖血雨腥风,五人的宁静生活被打破,他们将面临各种考验。天香第一阁这个极具象征意味的集聚地最终究竟能否得到守护?世间之情究竟哪种最重要?幸福究竟蕴藏在宁静中,还是潜伏在动荡中?...
那些年有一种人我们叫他兄弟,为了他我们可以两肋插刀...
建安三年,许都城外。少年自颍川书院踏风而来。天下大势风起云涌,他又将会搅动怎样的局势呢?...
白天对你喵喵喵凤凰神女青栩魂魄归位那天捡了只猫,从此每天晚上都会梦到一个极品美貌的男子直到某天青栩见到了她那位传说中神秘万分的未婚夫她惊恐发现,未婚夫跟她梦中的美男长得一模一样!...
重九带着现代记忆投胎到明朝成化年间被迫成了一名西厂锦衣卫,结果西厂寿命短暂。重九还未出道西厂便已关门破产,厂公大人将寻找十二仙刀练成绝世武功,重振西厂的伟大历史使命交给了经生死选拨而出的四大弟子。于是四大弟子走出京城踏入江湖,一幕悲喜剧从此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