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八十一章
情景喜剧
转天,还是在李虹的办公室,易青把熬了一夜写出来的三集剧本交了上去,大概是因为有《渴望》和《闯关东》的珠玉在前,李虹当即就把手头的工作扔到了一旁,兴致勃勃的拜读起了易青的新作,期待着能有新的惊喜。
可是~~~~~~~~
“小易!
你这个剧本写的~~~~~写的~~~~~~”
饶是李虹这位京大中文系毕业的高材生,一时间也想不出来用哪一个词,更适合概括这个剧本了。
“有点儿不正经!”
最后还是易青来了个十分点睛的形容词,恰如其分。
李虹放下剧本,没好气的说:“亏你还好意思说出来,你这都写的什么啊,正剧不像正剧,喜剧不像喜剧的,看着倒是有点像小品的路子。”
今年春晚,陈小二和朱老茂第一次把小品这种表演方式搬上了舞台,从此这种喜剧形式闯入了观众的视野,逐渐压倒了表演形式较为单一的相声,开始在春晚的舞台上称霸语言类节目。
“您说对了,还真就是按照小品的路子来的,这三集剧本,虽然都是发生在一个家庭,可每集一个故事,相互之间,只有人物上的联系,说是长篇小品也不算错。”
易青把她看来很不正经的剧本说得一本正经,她还真不好说什么了:“可是这种电视剧,你觉得观众会喜欢。”
在李虹看来,易青的这个剧本,何止是不正经,简直就是离经叛道,故事在一个家庭展开,可是这个家庭完全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拥有高大形象的正面人物。
时下的影视剧普遍的人物架构就是好人和坏人,充其量里面充斥一下懵懂,盲目的群众,好就是好,坏就是坏,界限分明。
而易青这个故事里的一群主要人物,说他们是好人,可人人身上都有一堆小毛病,说他们是坏人,可又实在没做过任何坏事,反而满是人性的闪光点,只是不明显。
这样的电视剧,观众会喜欢?
易青反问道:“喜剧类的电视剧,能让人看得开心,观众为什么不喜欢,李主任,其实这种类型的电视剧在国外早就有了,比如1951年美国cbs电视台播出的《我爱露西》,就是这样,荒诞、幽默,每集一个小故事,既然在美国,这种类型的电视剧能大受欢迎,在中国为什么不行?”
事实上,易青前世的记忆中,情景喜剧在中国不但有生存的土壤,而且非常受欢迎,从《编辑部的故事》开始,《我爱我家》、《东北一家人》、《炊事班的故事》,还有大红大紫的《武林外传》,每一部情景喜剧都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那些经典的人物,经典的台词,甚至比好些个正剧都深入人心,有的甚至十几年之后再看,依然能跟着“呵呵”
傻笑。
李虹被易青问的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只能在人物上纠错:“可你写的这些人物,观众能喜欢,做大家长的公爹刻板、教条,做儿媳妇的背后议论老人,当儿子的不但不阻止还随声附和,还有这个小女儿,说什么‘整天学英文,看见中国字就头疼’,这不是崇洋媚外嘛,对了,这个孙女,为了零花钱和爷爷犟嘴,这里面我实在是找不到一个正面人物。”
一场车祸,改变了一群人的命运。这一群人,改变了一个时代。随着他们的生活,展开了一幅民俗画卷。...
七七事变后,燕京大学历史系学生柳天舒,跟着同学撤离北平,本想返回家乡,却因为种种原因,加入了抗日队伍,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征战生涯。...
前世馨宁远离亲人谋杀亲夫,被皇帝圈禁至死。重活一世,馨宁想着就算嫁了不爱的人,也要好好过日子。午夜梦回时,馨宁发现前世所谓的杀夫,另有蹊跷。越来越多的事情都和自己前世想的不一样,那些曾经她以为的荣华富贵和谐美满背后隐藏了隐忍痛苦和权谋诡计。就连那个莽夫,也让自己心动了。...
作为一名位面旅者,叶白棉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每天穿梭于各个世界积极进取。她不仅肤白貌美十全十美,更能手撕系统单挑丧尸干掉各路妖魔鬼怪。系统跟着我一起喊,一二三,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宿主,我们的主旨是什么?叶白棉搞事搞事搞事情!系统错了,再来一遍。叶白棉拔枪罢工,不来,老子做人全看心情。本想搞事情,事情没搞成,却被一条毒蛇盯上了。某反派蛇缠身而上,给你两个选择,我吃了你,或者,你吃了我?...
天才炼药师魂穿成尚书府花痴二小姐。本只想掩去风华怎奈原主...
爷爷活见了鬼,深更半夜,背着村民去挖了女尸的坟,还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