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为什么你总是看错人?】
文|李砍柴
最近常听一些已经处于企业中高层的朋友哀叹,看人看走了眼,他们因为“遇人不淑”
,导致工作上很难展开。
也有女性读者在后台提问,为什么总是会遇到人渣呢?
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们为什么越来越难判断出一个人的品质优劣,能力高低了呢?
两个角度。
一方面,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越来越善于自我包装、自我夸大,甚至是自我表演;另一方面,我们越来越习惯以各种外在的评价体系来看人,比如毕业院校、演讲才能,以及各种光鲜亮丽的头衔、各种丰富的人生经历,等等。
1
我们看人最核心的一个标准应该是:德。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举个例子。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其中有两个,一个叫颜回,一个叫子贡,但性格却截然不同。
就身份地位而言,颜回属于一文不名的知识分子,而子贡却是钱财万贯的商人。
从资质来看,颜回沉默笃言,看似愚钝,而子贡能言善辩,聪明伶俐。
作为学生,颜回既不是特别爱发问,学习能力也不强,而子贡却积极请教孔子,参与讨论,发表见解。
在我们现在的很多评价体系看来,子贡这样的学生应当更被推崇,更受老师和学生的欢迎,颜回自然是比较容易被边缘化。
然而孔子对他们的态度却截然相反,在他教学的过程中,他却一直在贬低能言善辩的子贡,赞扬沉默木讷的颜回。
在整部《论语》中,涉及颜回的共有17条,其中有14条全部是孔子对颜回的褒奖以及怀念。
而与此相反的是,在《论语》中关于子贡的有33条,其中请教孔子的、发表自己观点和见解的达到一半,其余的则多为孔子和子贡的讨论以及孔子对子贡的评价,其中正面评价2条,□□和训诫5条。
孔子为什么要打击能言善辩的子贡,不遗余力地赞扬沉默木讷的颜回?
子贡能言善辩,利口巧辞,办事通达,有经世之才。
曾任鲁、卫两国之相,是孔子弟子中首富。
然而在孔子的眼中,和颜回的大智若愚比起来,子贡的“利口巧辞,能言善辩”
属于巧言令色的“小智”
。
颜回的自信是由内向外的,子贡的自信则是由外向内引发的,最初他只是把学习当做一种完善自我、装饰自我的手段,有着很明显的功利性,因此在他的身上有着一般“成功人士”
所具有的普遍特征:一方面思维敏捷、领悟性强、善于应对、为人练达,其能力确实超出常人,但一方面较为浮躁、容易骄傲自矜,容易志得意满、自以为是,很难自我反省,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
所以说孔子看人识人,不被外在的光鲜所欺骗,不以外在的成就论是非,而更注重个人精神层面的仁德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坚定信仰、积极而又超脱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
在他看来,“德”
是一个真正君子的内核,此外的口才、能力、经历都应该在此基础上生发。
能通过表象看到本质,这正是孔子识人育人的过人之处。
2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之一的曾国藩也是一个善于知人用人的高手。
淮军草创之初,曾国藩曾让李鸿章把淮上豪士悉数邀往一处食宿,他要亲眼鉴别人才。
一场车祸,改变了一群人的命运。这一群人,改变了一个时代。随着他们的生活,展开了一幅民俗画卷。...
七七事变后,燕京大学历史系学生柳天舒,跟着同学撤离北平,本想返回家乡,却因为种种原因,加入了抗日队伍,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征战生涯。...
前世馨宁远离亲人谋杀亲夫,被皇帝圈禁至死。重活一世,馨宁想着就算嫁了不爱的人,也要好好过日子。午夜梦回时,馨宁发现前世所谓的杀夫,另有蹊跷。越来越多的事情都和自己前世想的不一样,那些曾经她以为的荣华富贵和谐美满背后隐藏了隐忍痛苦和权谋诡计。就连那个莽夫,也让自己心动了。...
作为一名位面旅者,叶白棉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每天穿梭于各个世界积极进取。她不仅肤白貌美十全十美,更能手撕系统单挑丧尸干掉各路妖魔鬼怪。系统跟着我一起喊,一二三,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宿主,我们的主旨是什么?叶白棉搞事搞事搞事情!系统错了,再来一遍。叶白棉拔枪罢工,不来,老子做人全看心情。本想搞事情,事情没搞成,却被一条毒蛇盯上了。某反派蛇缠身而上,给你两个选择,我吃了你,或者,你吃了我?...
天才炼药师魂穿成尚书府花痴二小姐。本只想掩去风华怎奈原主...
爷爷活见了鬼,深更半夜,背着村民去挖了女尸的坟,还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