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兴化是个好地方,出了两个有名的文人,一个施耐庵,一个郑板桥。
前者写出了《水浒传》,后者则是所谓扬州八怪之一,画的竹子特别有名,可惜二十多年前就去世了,要不然赵安肯定慕名去瞧瞧这位有名的板桥先生。
除了施耐庵、郑板桥,兴化还出了三位明朝的阁老,分别是天顺年间的内阁首辅高榖、隆庆年间的内阁首辅李春芳、崇祯年间的内阁次辅吴甡。
历史上兴化的文风一直很盛,自南宋咸淳年间至今,兴化有200余人中举,80余人中进士,还出了李春芳这个状元,因此兴化人家中只要稍有条件就会送孩子读书,这就导致兴化县的社学规模远超其它地方,大大小小社学有三十余所。
赵安老家陈堡就有两所社学,一所是镇上的,另一所则是他家庄上的。
两所社学一个负责东一片的学生,另一个则负责西一片,跟后世教育系统划分并无二致。
区别在于镇上的社学规模大,学生有一百多人,庄上的学生则只有五六十人。
师资这一块镇上的肯定要比庄上的强一些,因此不少庄上的父母为了孩子能够考上秀才,拼了命的将孩子送到镇上去读书,为此出去借贷的都有。
这也就兴化是个鱼米之乡,百姓生活条件比其它地区要好一些,换成那穷地方能有书读就谢天谢地了,怎么可能倾家荡产只为给孩子换个好学校呢。
打扬州回来赵安先是坐的两地固定来往的“公车”
,就是马和驴拉的车,票价不高,单程只需十个铜子。
条件好的人家还可以单独雇佣马车,大富之家出行甚至还有坐轿子的,途中赵安就看到好几顶轿子组成的“轿队”
,猜测多半是扬州的盐商富户家眷出来踏青。
单扬州这一片生活条件来说,所谓“康乾盛世”
能沾点边,但赵安清楚这是因为扬州自古以来就是富裕地区,且因为盐业原因导致扬州周边发展较为繁荣。
搁其它地方,估计就是那人皆菜色,吃康拉稀了。
所以说投胎是个技术活。
于百姓而言,自是投在鱼米之乡为上等。
当然,这个上等也仅限于不怎么挨饿。
穷的还是穷,富的还是富。
在兴化县城下了公车后,赵安就买了船票回家,县城离他家所在的陈堡镇有几十里远,兴化境内多湖泊河流,百姓出行多是乘船。
船是鲁讯先生笔下的那种乌逢船,就是船上有个篷子,船夫坐在后面摇桨,速度不快,胜在平稳,人在上面不会晕船。
船在中途还有几处停靠点,等到陈堡的时候天早已黑了。
三月的白天气温还可以,晚间却是凉的很。
好在赵安年轻气血热,因此尽管穿的比较单薄却不怎么感觉冷,上岸之后活动了下筋骨,借着月光向自家屋子走去。
赵家所在的庄上百姓房屋都是依湖而建,材料也是就地取材,就是用湖畔生产的芦苇作为盖房子的主体材料,说白了就是一片茅草屋,内外和的泥巴。
条件好的人家早就搬到镇上去住青砖瓦房了。
与其说这些百姓是农民,不如说他们是渔民更确切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而矣。
赵安的娘十几年前就死了,是他爹一把屎一把尿把他拉扯大,可惜没见到儿子娶妻生子就因常年在湖荡中捕鱼摸虾落下病根走了。
李紫荆,农女一枚,还没出嫁,就背上了克夫的骂名,没人敢娶,受尽嘲笑和欺负。一朝身死,再次睁眼,身体里是现代的灵魂,从此,谁都别想欺负她!后,有个汉子不怕死的娶了她,还只知道宠她宠她宠她!可没人看好这门婚事,大家都说他会被她克死,却不料,他不仅没被克死,她还旺夫旺到他祖坟冒青烟。只是,她相公‘命中九子’是怎么回事(爽文,男强女强,1v1甜宠文)(推荐树树老文农门长安)...
简介自从龙少群三岁懂事起,他就开始接触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三岁习颂三字经,四岁读诗经论语,诸子百家,五岁习围棋之道,六岁泼墨作画,七岁弹筝抚琴,吹萧奏笛。至于爷爷的医术更是龙少群每日不可或缺的必修项目。问诊把脉,对证处方,选药煎药,针灸拔罐,依靠着聪颖的天资,龙少群十岁就弄了个通透...
她是小小的宫婢,却跟太子殿下相爱。一次太子离宫之时,她被人害死。转世重生之后,她回到宫中发誓要找回仇人。在后宫一步步走到高位之后,才发现心爱的陛下是杀死孩子的主谋。为了报仇,她一步步在后宫肆虐...
失学小青年陆少凡进山采药救村花,得罪了村痞,在山崖采药时遭村痞暗害,意外唤醒了鸿蒙造化珠的能力,从此之后,他走上一条逍遥乡野医道修仙之路。众美环伺,仙乡峥嵘,一切才只是别样人生的崭新开始。...
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昔日的世家,今日唯有他留下,他手刃仇人,不顾一切。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为了爱情,他可以历千难,尝万险。在这风云变幻的时代,一个天真的少年如何成长为顶天立地的英雄。请各位尽情关注。...
天下无双的痴傻宰相之女,大婚前夜屈辱失身。现代精英女特工一朝穿越,昔日傻女成为今日狂妃。绝美又强悍的王妃周旋在皇帝王爷间,暗自发誓,一定要亲手杀了这个暴君!...